2022年推薦榜

雖然2022已結束,但好書不分年份,錯過就太可惜了!一起來看看2022年有哪些好書還未被你收入囊中。

懂得的陪伴:一位資深心理師的心法傳承

作者是資深心理咨商師,將畢生咨商經驗傾注分享,字裡行間充滿誠摯關懷與啟發,給助人工作者或心理師帶來很大的力量和省思。

《失落的衛星:深入中亞大陸的旅程》

對中亞大陸感到好奇的讀者,可以跟隨作者的步伐,隨著他的所見所聞,勾勒出中亞大陸的地理人情風貌,作者生動文筆也再再讓人有如身臨其境。

《書店學:愛書人的靈魂窩居,60家書店逆勢求生、立足世界的經營之道》

來自不同國度的書店經營者,分享獨特的經營方式和理念,書店不只是作為售賣書籍的場域,也是人和人、人和空間交匯交流之所在,在這空間一切皆有可能。

《大碗另加:小說家的飲食滋味》

一道道看似樸實的家常菜或隨意可在街口吃到的日常食物,因為用心,因為擁有情感,因為某些原因和品嘗者產生了聯繫,就成為了不同人記憶中無可取代的美味。本書好看在於作者對日常食物的用心感受,每一則與美食有關的小故事都被賦予深層的滋味和溫暖的趣味。特別喜歡書名《大碗另加》,毋庸置疑,這就是對心中美食最高的敬意。

《閉門讀書:生涯似蠹魚筆記》

關於探討書籍與閱讀的著作,傅月庵20年前的《生涯一蠹魚》絕對是烙印在腦海中的經典。《閉門讀書:生涯似蠹魚筆記》是他自編自寫同類閱讀感受書籍的第四本。以作者豐富的閱讀經驗、對書店獨特的情感和對閱讀市場的敏銳,他所記錄關於閱讀與書的風景,處處有驚喜。雖“閉門讀書”卻得以在閱讀的世界自由的探索與冒險。

《懶惰土著的迷思:16至20世紀馬來人、菲律賓人和爪哇人的形象及其於殖民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中的功能》

粉色系封面跟其硬核學術内容讓人留下深刻印象,這是本地馬來西亞社會學家及思想家賽胡先・阿拉塔斯寫於70年代的經典著作,如今出版了中文翻譯版。長大在這片土地上,關於“懶惰的馬來人”這句話應該聽了不少(自己興許也想過或講過吧),是時候該來反思一下,究竟這個偏見乃至迷思是如何產生,爲何產生了。

《東南亞史:多元而獨特,關鍵的十字路口》

有別于一般區域史,作者不以國別或王朝,而是以一個整體來敘述這片土地的歷史,也不以綫性時間為經,而是從地理環境、人文社會、宗教及貿易等不同主題來進行深入研究,這個研究方法或許還原了這塊土地歷史上的真實樣貌。深入去瞭解自己生活的這片土地,是必要且美好的。

《男孩、鼴鼠、狐狸與馬:動畫故事繪本》

畫風非常療愈,一個簡單而溫暖的故事,讀完像一陣清風拂過心田,讓心情變得異常平靜。不管你是男孩、鼴鼠、狐狸或馬,可能受傷了,或者獨行著,都可以被療愈和陪伴。

21世紀貨幣政策

今年通货膨胀是绕不过的关键词,“美聯儲加息”也常常出现在新闻中。是时候来了解究竟美联储是什么样的一个机构,扮演什么角色。202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、美联储前主席柏南克深入分析美联储内部运作与21世纪货币政策,以史为鉴,让我们更瞭解此後的經濟走向。

《漫長的餘生:一個北魏宮女和她的時代》

历史大多是宏观叙事,尤其是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,总是讲述帝王将相,不见平凡百姓,更甭谈一个地位卑下的宫女。本书以一個宮女的墓志銘為發想,嘗試從一個旁觀者的視角去看晉朝宮中詭譎多變的政治演變,這段歷史讀來就如同宮廷劇那般讓人心驚膽跳。

《可能性的藝術:比較政治學30講》

政治是可能性的藝術——我們在第十五届大選后可以深深地體會這句話。当我们将面对的政治现实当作一万种可能性之一来对待时,才能从此时此地抽离,获得一种俯瞰的视角,进而再聚焦定位现实,在浩瀚的可能性中理解我们自身。(編注:書籍已有刪節但還是逃不過被下架的命運,目前已無法購得。)